
新闻中心
时间: 2025-03-01 05:04:49 来源:新闻中心
2010年3月29日,非洲东部的亚丁湾海域上,一艘大货船的船长正通过船长室的麦克风向全体船员喊着线艘摩托艇正飞速向大货船驶来。
这是阿联酋一艘名为“艾斯伯格”号的货船经过索马里海岸线附近的亚丁湾时遭到海盗围堵的场景。
对这伙嚣张的海盗来说,这次围堵抢劫是他们经历的多次抢劫中比较顺利的一次。
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就是这次顺利的抢劫会成为他们日后最丢脸、最尴尬和最郁闷的一次抢劫,甚至是改变了他们的命运的一次抢劫。
当初,72岁的老船长阿里西拉带领着22名船员,驾驶着这艘货船从也门出发返回阿联酋。红海和亚丁湾是他们的必经之路。
但是因为当时艾斯伯格号货船的交货日期将近,而申请护航需要排队等待,所以阿里西拉船长为了可以按时交货,就抱着侥幸心理,在没有申请护航的情况下直接从红海驶入了亚丁湾。
货船进入亚丁湾后,老船长一边在心里默默祈祷,一边让全体船员密切注视周围动向。
2010年3月29日这天,眼见着货船已经快要驶出亚丁湾了,老船长暗暗松了口气,已不再感到那么紧张了。
只见货船四周一时间出现了多艘摩托快艇,它们像一群海豚一样朝货船快速靠近。
可最终因为实力的悬殊,仅仅不到半小时的时间里,这帮海盗还是占领了这艘货船。
成功拿下这艘大货船的海盗们分了货物,将船员关押起来,让船员们向他们的国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发出了求救信号。
这时这帮海盗本认为能靠着一贯的做法,通过拘押人质索要赎金而获得一大笔钱,却没想到这次事情的发展画风逐渐“跑偏”。
当初刚起家的时候,索马里海盗们只是单纯地抢劫船上的货物,然后放人或将人杀害,后来有了更成熟的组织后,他们也有了自己的战略眼光,开始“业务”转型,不仅抢劫货物,抢完货物以后还要扣下船员,向其家人、工作单位或所在国家的政府索要赎金,“营业额”开始噌噌上涨。
海盗们没有收到任何回应,他们本来以为是不是自己发出的消息对方还没有收到,或者对方还不知道怎么办所以还没有回应,于是就耐着性子继续等待了一段时间。
可是等来的,也只是大海和自己的寂寞。海盗们想着可能是自己的消息没有发到特定的人那里,被人忽视掉了吧,于是他们缩小目标范围,对“客户群体”进行精准定位。
经过调查,他们了解了这艘货船属于阿联酋的阿扎尔航运公司,随之海盗们向此公司发去讯息,这回消息送到你们领导手里了,你们领导总不能不认识你们吧?
可是接下来的情况,让海盗们怀疑起了自己的“事业观”,刷新了它们的“业务经验”,他们收到了一个令他们更加蒙圈的消息:阿尔扎航运公司宣布放弃对这艘货船的所有权。
海盗们脑中集体充满了问号,这是啥状况?我们辛辛苦苦抢到手,养着你们的人,看着你们的船,这20多个人质先不说,这价值几个亿的货船,你们现在说不要就不要啦?
有的人动了动脑瓜猜想,不,这不是真的,这一定是他们的阴谋,他们想通过这样做来让我们以为这艘船没有价值啦,促使我们自己放弃这艘船,老大听了觉得有道理,决定继续看押。
再说了,索马里海盗圈子里也是分为几个集团的,这要是轻易就把到手的船和人质放了,那在圈内岂不是会丢尽脸面?这以后还怎么继续混,起码因为这个原因,海盗们也不可能轻易就随便放人。
于是海盗们就又带着内心的一丝希望,又在海上静静地等待了一段时间,可等来的依然是寂寞。
艾斯伯格号货船被劫几个月之后,在索马里海岸线不远处,艾斯伯格号货船依然在海面上搁浅着,远远望去,看不出有什么异常的地方。
然而,在货船里的某个舱房里,随着一把匕首的滑动,和“啊——”的一声凄厉的惨叫,一个人的耳朵硬生生被割了下来。
明明在海盗抢劫这艘船之前,他们得到小道消息称,这艘船上有一批黄金和钻石。
但是他们一边焦躁地等待着船员家人们的请赎消息,一面将整个货船搜查了一遍又一遍,却始终没找到所谓的黄金和钻石。
可是明明是空穴来风的消息,单纯的海盗们没有认真查证就死死地认定船上一定有黄金和钻石。
这下可苦了船上被关押的船员们了,海盗们对他们进行严刑拷打,紧紧逼问黄金和钻石在哪里,于是便出现了前面的一幕,被拷打的最惨的一名船员,一名轮机长,被割掉了耳朵。
已经被关了几个月的船员们身心几乎接近崩溃的边缘,得知了始终没有人来救他们以后,他们更加感到绝望。海盗们对他们的拷打使他们一看到海盗就开始身体颤抖。
不仅如此,海盗还将23名船员一起关在一个仅有5平方米大小的屋子里,3天才给他们吃一顿饭,每天就给2瓶水喝,绝望的船员们眼见着自己的身体慢慢变得瘦骨嶙峋,身上被打的伤痕也慢慢变得多,可是就是等不到来救他们的人。
绝望的不单单是被关押的船员们,海盗在收到阿扎尔公司放弃对艾斯伯格号货船的所有权并继续等待一段时间后,还是没有收到什么回应。
多年来一直在亚丁湾一带所向披靡、来者皆吃的海盗们,这次感觉抢到了一个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要说放人吧,那真是丢了自己的面子,况且也不符合打劫的逻辑啊,没拿到赎金就自己放人,那以后被打劫的人岂不是都相信我们会因为等不下去而自己放人?那我们打劫还怎么打?
终于,在成功吸引全世界的注意之后,他们得到了回应,也算是仅有的实际回应,但这回应并不是来自于阿联酋,也不是来自其他什么国家,而是来自他们自己的国家——索马里联邦共和国。
因为脸上实在是挂不住了,实在没办法忍受再被其他几个国家看成“贼窝”了,他们自己的国家的政府向国际宣布对此事负责。
虽然国家羸弱,经济落后,军事也落后,几乎什么都落后,但政府人员和军方人员摩拳擦掌,下决心要处理这帮海盗。
不久后,本来也因为贫困而想去当海盗的几个索马里人来到了另一个地方——刚刚成立的普特兰海警基地。那个地方同样是靠拿枪干活儿吃饭,但是更理直气壮,更心安理得。
这个因为此次艾斯伯格号货船被劫事件而成立的政府组织,吸引了许多当地人入伍。
这时的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看到索马里联邦共和国成立了海警基地之后,好像突然想起了什么:
奥,我的天,对了,我们的祖国是否有一艘货船还正被海盗扣在索马里呢?索马里成立了海警基地准备围剿他们呢,太好了,给他们送去卡车和物资,帮他们把我们的船员救回来吧。
除了接受了阿联酋的物资援助外,缺乏战斗经验的普特兰海警还请来了南非的雇佣兵来训练警员,将他们训练成能打硬仗的士兵。
就这样,在艾斯伯格号货船被劫持整整两年半之后,海警们摩拳擦掌,开始将矛头直指艾斯伯格号。
海盗竟然猖獗地在晚上向海警发起偷袭,结果被海警打败。有了小胜的海警乘胜追击,包围货船多次向海盗发起进攻。
已经弹尽粮绝的海盗依然不愿投降,但是他们松了口,决定用两名人质换回一些食物。
“孩子啊,跟老爸回家吧,只要你们把人质放了,海警同意让你们都回家,我就是代表他们来和你们谈判的,你们这样撑下去是不行的啊”。
老人的两个海盗儿子看着年迈的父亲,想着家中年迈的母亲,哭了起来......
海盗们早已经“弹尽粮绝”,这时他们已无力抵抗,只得四散奔逃,于是,海警们最终成功解救出了所有人质。
因为这次劫持事件,这伙海盗在两年半的相持过程中慢慢的变成为众矢之的,直到最后在海警的打击下自动解散。
这次劫船事件后,经历了马拉松式的等待过程的海盗们也感到身心俱疲,长时间费力不讨好反而最后挨打的遭遇使他们对自己所从事的海盗工作再也提不起来什么兴趣,许多人又回到家里,重新做起了渔民。
对于海盗,我们的印象经常是从《库克船长》等影视剧中得来,他们酗酒,有的人戴着独眼龙眼罩,还有带有钩子的假肢,头上戴着大檐帽,脚上蹬着皮靴,打家劫舍或劫富济贫。
一般情况下,位于地球上赤道低气压带的地区都是降水量比较高的,可是造物主就是这么任性,索马里这一个地区就是不一般的存在。
索马里地区降雨量极低,仅有的几条河流也都基本处于干涸的状态。地理环境的劣势加上常年内战,各方面的落后导致许多人常常吃不饱饭。
在非洲东部,有一条海上咽喉要道,是从印度洋和阿拉伯海通往地中海和大西洋的唯一海上通道,这条咽喉要道是两片大陆中间唯一的通行通道,分别经过亚丁湾、红海和苏伊士运河。
正所谓饱暖思淫欲,饥寒起盗心。一方面极度贫穷,另一方面又占着咽喉性的地理位置,每天看着满载着货物的船只从身边来来往往,一些索马里人就慢慢开始动了当海盗的歪心思。
从刚开始的出海打劫的小股渔民,到后来的成熟的武装力量。他们的胆子,也慢慢开始大了起来。
然而,在艾斯伯格号货船劫持事件结束后,普特兰海警基地持续对索马里海盗进行打击,随后的几年中,各个国家也在频繁被索马里海盗招惹后纷纷派兵出击,在多个角度的共同打击下,索马里“海盗行业”慢慢的变不景气,成了夕阳产业,入行的人慢慢地少,直到现在的几乎销声匿迹。
扫一扫,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