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血的军权老蒋三次下台杀三将话民国军阀血腥内斗纷争_新闻中心_贝博官方ballbet官网|bb艾佛森官网|贝博官方BB艾弗森

新闻中心

带血的军权老蒋三次下台杀三将话民国军阀血腥内斗纷争

时间: 2025-01-05 03:28:03 来源:新闻中心

  若果说段祺瑞、冯国璋、曹锟、张作霖等第一代军阀,还恪守不杀上将的成规,毕竟大家同出北洋一脉,师承同门,基本能做到手下留情!

  到了冯玉祥、张学良、徐树铮、张宗昌、孙传芳等第二代军阀,就开始你死我活,獠牙毕露,不死不休!

  到了蒋介石、唐生智、白崇禧、何应钦等新军阀,就明火执仗,刀光血影,匹夫一怒,血溅五步!

  1915年春,袁世凯准备称帝的野心越来越明显,陈其美和许崇智奉孙中山的命令,到上海准备组织反抗军。

  郑汝成是海军上将兼上海镇守使、江南制造局总办,统管上海所有的陆军、海军,包括江南制造局也归他管。

  郑汝成位高权重,心狠手辣,有疑似革命党人的就杀。和老蒋有的一拼,宁可错杀一千,不可放过一个!

  1915年11月10日,陈其美派王晓峰和王明山刺杀了郑汝成,袁世凯失去了一名重要支持者。

  1916年1月,袁世凯强行称帝,云南的蔡锷揭竿而起,率先组织护国军,竖起了讨伐袁世凯的大旗。

  此时,陈其美虽然身边没有军队,但是他多次起兵反袁世凯,在起义军中威望高,影响力大,袁世凯把他视作心腹大患。

  袁世凯先尝试拉拢陈其美,派人送去七十万大洋,让陈其美出国游玩,不许回国,否则就用这笔钱杀了他。

  冯国璋有一爱将叫张宗昌(原追随过陈其美),冯国璋就把这件事交给了张宗昌去办理,估计也是要考验老张的忠诚。

  张宗昌受命后,带着自己的手下程国瑞前往上海,通过在上海的密探李海秋,联系上了老领导陈其美。

  张宗昌假装和程国瑞开了一家鸿丰煤矿公司,又让李海秋告诉陈其美,自己手中有一块矿地,想把它抵押出去获取贷款,想请陈其美代为介绍。

  陈其美这时候正为了孙中山的讨袁大业筹集经费,一听到这一条消息,虽然觉得有点可疑,但为了革命大业,还是同意了双方见面。

  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法租界萨坡塞路14号的住所里,等着李海秋等人的到来。

  李海秋带着程国瑞、吴国华来到陈其美的寓所,几名杀手则悄悄地埋伏在寓所外面,等待信号。

  众人分宾主落座后,寒暄几句,李海秋假装忘带了合同,起身就往寓所外面走,陈其美不疑有他,起身相送。

  当李海秋走到寓所门口时,埋伏在门外的杀手看到了动手的信号,立刻冲进寓所,对着陈其美“啪啪”几枪,结束了陈其美的性命。

  1924年第二次直奉战争,张作霖任命张宗昌山东督军,与冯玉祥共掌北方实权。

  郑金声早年加入了清政府的北洋新军,和冯玉祥在同一支部队里面,二人是结拜兄弟和革命战友,都参加了著名的“滦州起义”

  为了共同对付冯玉祥国民军,张宗昌的鲁军和李景林的直军(直隶军队),联合组成了直鲁联军,李景林下台后,张宗昌成直鲁联军总司令。

  北伐战争期间,张宗昌率领直鲁联军守卫津浦路和陇海线一部,多次与冯玉祥在豫东恶战。

  1927年9月,冯玉祥部第八方面军(原镇嵩军)旅长姜玉明倒戈,诱捕了副总指挥郑金声,投靠了张宗昌。

  郑金声是冯玉祥多年好友,冯玉祥派他过去,是为了盯住刘镇华,没想到被出卖!

  1932年9月3日,被北伐大军白崇禧和张学良夹击下台的张宗昌,从日本回来,准备来山东招旧部,以抗日为名意图东山再起。

  酒酣耳热之际,一向沉默寡言的韩复榘,发表了热情的讲话,对张宗昌一阵猛吹,宾主尽欢。

  席间,石友三对张宗昌的德国手枪爱不释手,一向大气的张宗昌,便把这支贴身手枪送给石友三。

  早已等候在此的郑继成(郑金声的儿子,替父报仇),和刺客陈凤山,展开了刺杀行动。

  张宗昌跳下火车一路狂奔,此时埋伏在车站周围的军队(山东军队是谁的,不用猜都知道)出手。

  一枪撂倒奔跑中的张宗昌——后来尸检报告数据显示,张宗昌第一枪是被步击中的。

  陈凤山赶过来朝张宗昌补了两枪,大呼:我是郑继成,乃郑金声之子,我杀死张宗昌是替父报仇。

  1938年1月24日清晨,湖北武昌,正在熟睡中的上将韩复榘,突然被自己的侍官叫醒。

  然而刚刚下楼,韩复榘就听到背后一声枪响,他顿时感觉自己的胸口像是被什么撞了一下,热的发烫。

  “有杀手!”韩复榘有气无力地叫了一声,话音未落,第二声枪响又回荡在这楼道间,韩复榘眼睛一黑,当即倒头昏死过去。

  当天下午,高等军事法庭宣判,国军二级上将韩复榘,因勾结日寇、拥兵自立、纵兵祸民、贪污军费等十余项罪状,被依法判处死刑。

  一代山东王,丢失山东,不服老蒋,被老蒋枪杀,创造了抗战被杀最高军职的记录!

  1918年,各大北洋军阀在天津召开军事会议,讨论总统选举的问题以及在南方作战的问题。

  当时的代理总统冯国璋,暗中想要陆建章来天津帮她说服曹锟,以此打击段祺瑞的势力。

  6月14日,徐树铮打电话邀请陆建章,说要事相商,陆建章虽有迟疑但考虑徐树铮不敢明目张胆地对自己下手,因此便答应了。

  到了徐树铮的司令部以后,陆建章,曾经杀人如麻的“陆屠夫”在毫无戒备之下,被枪杀在徐树铮的后花园中。

  作为段祺瑞的得力干将,徐树铮四处奔走,并且鼓吹奉、直、皖三系联合,以此来削弱冯玉祥的气势。

  12月29日,徐树铮准备从北京返回天津,京畿警备司令兼京师警察总监鹿钟麟得知消息后,立即电话张家口的冯玉祥请示处置办法。

  郭坚从凤翔赶往西安,路过兴平时,半夜梦见已经去世的井勿幕在呼唤他。郭坚的妻子又逢小产。

  郭坚心中不安,停车咸阳,准备返回。随行的同盟会员张聚庭劝他,不要因为迷信耽误了靖国军第一路的大事,于是郭坚继续前进。

  众人尚未坐稳,冯玉祥突然拿起酒杯往地上一掷,摔杯为号,顿时伏兵四起,当场逮捕郭坚。

  冯玉祥随即出示阎相文手谕,指控郭坚任性好杀,纵兵为祸,拷掠绑票,甚过土匪,绅商状诉,民怨鼎沸,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奉系张宗昌任命施从滨作为总指挥,起初施从滨以年岁大为由,不愿前往,但在张宗昌许诺拿下安徽后任命他为安徽都督后赴任。

  由于孙传芳准备充分,加之战争水平较高,施从滨长期处在被动,最后不得不乘坐铁甲车撤退。

  见到施从滨后,孙传芳展现了“笑面虎”的本色,好言安慰、热情款待,一口一个“老前辈”,吃过饭后放施从滨走。

  但令所有人意外的是,施从滨前脚刚走,孙传芳后脚秘密派人将施从滨杀死,砍下头颅并挂在蚌埠火车站门厅上暴尸三天。

  她看着近在眼前的仇敌,强压下心中激动,借口后面炉火太热,一步一步地移到了孙传芳的蒲团附近。

  待孙传芳随居士们齐声朗诵之际,施剑翘迅速取出枪来瞄准孙传芳后脑,接连扣动三次扳机,只听“砰砰砰”三声利落枪响。

  夏超是浙军的代表人物之一,早期加入过光复会,后来秋瑾、徐锡麟在浙江领导起义失败,导致清政府大力捉拿光复会成员,逃离了浙江。

  浙江光复后,夏超又回到了浙江,担任浙江的警察厅长,在护国战争时期,坚决站在护国军一边,而且浙江的三任督军下台,都和夏超有直接关系。

  夏超最威风的时候,当过浙江省长,可是在北伐的时候,夏超背叛孙传芳,投靠了国民革命军,最后在和孙传芳的战斗中死去。

  1926年10月中旬,夏超在杭州起义,任北伐第十八军军长,兼浙江民政长。

  在前线指挥作战的孙传芳,得知夏超在浙江反了,立马派在南京的孟昭月,率领宋梅村的一个旅攻打杭州。

  面对孟昭月的进攻,夏超派自己的心腹章燮,率兵到嘉兴驻防,防御敌军的进攻。

  可是夏超的部队就没有什么战斗力,宋梅村率兵很快就攻破了防线,面对这样的危机,夏超只好亲自跑去前线督战。

  回到杭州后,夏超让张载阳担任浙江省长,自己准备去富阳、桐庐收集旧部,准备日后反攻杭州。

  后来夏超准备坐船逃离杭州,可是被宋梅村的部队抓住,宋梅村就发电给孙传芳。

  孙传芳面对夏超的叛变,非常气愤,自己在生死存亡的时候,居然有人在自己背后插刀,他必然不会放了夏超。

  宋梅村接到孙传芳的命令后,把夏超杀死后,派人把夏超的人头送到江西九江,孙传芳看到夏超人头后,派人把头颅丢到了江中。

  1928年7月,东北少帅掏出一块银元宣称:“我把这银元抛向高空,若落地正面朝上,便是老天让我杀杨!”

  随后在老虎厅,高纪毅、谭海带6名卫士闯入,高喊:“奉长官令,处死杨宇霆、常荫槐,就地执行!”

  九、唐生智啥张国威、彭汉章、肖汝霖(第二师秘书长)、张雄舆(第三师参谋长)、刘重威(第三师旅长)

  1927年11月6日,唐生智在武汉派副官陈复初,骗张国威到唐公馆开会,用绳子将他勒死。

  张国威最早的时候是跟着程潜,但在护法战争期间,由于派系斗争,程潜被谭延闿和赵恒惕逼出湖南,张国威就开始跟着何键。

  随着北伐战争的爆发,张国威跟随唐生智加入北伐军,靠着战功张国威也当上师长,成为湘军的重要将领。

  后来唐生智反蒋失败,程潜就想拉拢张国威,可唐生智还想着以后东山再起,所以他在下野前,派人把张国威给勒死。

  1926年逼走赵恒惕以后,唐以赴长沙讨论善后事宜,邀请了另外三个师长:湖南第一师师长贺耀祖、第二师师长刘硎(彭老总所在的师)、第三师师长叶开鑫。

  结果很多人上当,唐生智诱捕了第二师师长刘硎等人,随后立即枪毙了肖汝霖(第二师秘书长)、张雄舆(第三师参谋长)、刘重威(第三师旅长),杀了一批政敌。

  1927年除夕,唐生智令其第八军教导师师长周斓设“鸿门宴”计除革命军左翼总指挥袁祖铭。

  1927年1月30日,袁祖铭一行人等在宴会上被伏兵乱枪射杀,无一生还。黔军总司令袁祖铭毙命时年仅38岁。

  本来王文华是能控制黔军,可是后来被手下的袁祖铭刺杀,从此黔军开始内乱。

  王文华手下几个旅长相互争权,虽然袁祖铭最后赶走了王文华的旧部,但是周西成却站起来了。

  袁祖铭之所以可以打败王文华的旧部,有两个人帮了忙,一个是王天培,另一个是彭汉章。

  说起彭汉章,也许很少人知道,但是彭汉章有一个部下很有名,就是大名鼎鼎的贺龙元帅。

  1926年7月20日任国民革命军第九军军长。率部参加北伐战争,在湖北地区作战。

  1927年8月被武汉军事裁判所以“在淑浦、泸溪一带杀人劫财罪”被判处死刑,1927年8月12日在汉口处决。

  1927年秋,孙传芳军队主力强渡长江大举反攻南京,在龙潭与蒋桂联军发生激战。

  新桂系头目白崇禧作为北伐军总参谋长,正乘火车前往前线督战,忽然被告知前面铁路被扒断,火车差点翻车。

  事后查明,扒铁路这事是第十四军的工兵干的,原来在之前的临沂战役中,因为桂军一直按兵不动不来增援,才导致第十四军最终战败,赖世璜从此对白崇禧怀恨在心。

  正巧占据武汉的第四方面军总指挥唐生智派人来拉拢赖世璜,双方一谈即合,约定最终合作消灭掉新桂系和蒋系。

  1927年年底,赖世璜当时是第14军军长,龙潭战役时因不服从调遣被白崇禧下令逮捕。

  可是就在这样一个时间段,蒋介石的亲信暗中也找到了赖世璜,要他拥蒋,并且保证蒋复职后一定重用他,官复原职不在话下。

  赖听到此言,大喜过望,满心应允,不料隔墙有耳,这一切都叫白崇禧的人探知了。

  就这么,随着一声枪响,赖世璜被白崇禧下令枪决,成了桂系李白与蒋介石博弈的一枚可悲棋子。

  黄金荣因为打了军阀卢大帅的儿子,被卢大帅的儿子带人抓了,杜月笙就去找一个叫毕军长的人,而这个毕军长却很好色。其实在民国历史中,还真有毕军长的原型,他就是直鲁联军的将领毕庶澄。

  1927年2月,张宗昌的小弟毕庶澄率直鲁联军驻守上海,与国民革命军对峙。蒋介石派毕的同乡崔唯吾劝降,委任第四十一军军长之职。

  3月21日,上海爆发第三次工人武装起义。经过激战,毕庶澄的司令部被武装工人占领。此时,白崇禧及薛岳部周凤岐第二十六军亦突破松江防线,进抵上海。

  毕庶澄率残部退入英租界。毕本非实心投蒋,遂着其参议冯翥清代职,自己则于3月24日,乘日本轮船神丸号逃回青岛。

  抵青后即赴徐州晋见张宗昌,遭张怒斥,令其回青岛候命。毕庶澄在上海的投蒋活动被褚玉璞、吴光新探知并报告张宗昌。

  4月4日,持有张宗昌手谕的褚玉璞用电话召毕庶澄到省城商谈军事。毕只带卫队团长马文龙赴济南,刚下火车,就被褚玉璞的伏兵乱枪击毙

  毕庶澄暴尸济南街头,无人敢出面,最后竟然是上海著名妓院的头牌花魁富老六乘火车赶到济南,为他收尸。

  1929年2月,褚玉璞、张宗昌在日本人的支持下,潜入胶东策动旧部,准备赶走刘珍年(曾任褚玉璞部第十六旅旅长)夺取胶东地盘,结果遭到失败,张宗昌狼狈逃回大连。

  刘珍年将褚玉璞软禁在牟平县城,在逼迫褚之家属交出四十万元赎身费后,在牟平将褚玉璞枪决。

  1932年5月6号的大半夜,天上星星闪啊闪的,在杭州西湖北岸的一座阔气别墅里,37岁的“胶东王”刘珍年正睡熟着呢。

  就在这当口,忽然房门让人给踹开了,十好几个拿着枪的军人冲过来,啥也不说就把他捆了个五花大绑。

  刘珍年穿着睡衣就被弄醒了,他张嘴就骂,有个军官把他的袜子塞到他嘴里,又推搡着他出了门,还把他拽进了一辆雪佛兰小轿车中。

  独霸胶东六年的刘珍年曾经夸口:给他三万人的军队,他就能横行天下,可是他巅峰时期军队也有3.5万人,也不见他打出山东去。

  国民革命军的第10军其实是黔军第二师改编而来,经过王天培的经营,第10军的人数很快扩充到10万人。

  北伐即将胜利,但是蒋介石已经迫不及待的排除异己,着手整顿内部,发动了“四一二”政变,开始了对员的残酷。

  王天培,1927年被任命为第三路军前敌总指挥,仅用14天的时间便攻下了徐州重镇,为北伐战争的胜利贡献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王天培与蒋介石的矛盾,根源来自于于王天培对孙中山“联俄、联共、扶助工农”三大政策的坚定支持。

  面对蒋介石的命令,王天培选择了保护手下的员,将他们安全转移,同时发表《告本军全体武装书》,呼吁军中不要内战,一心对敌。

  这一行为激怒了蒋介石,于是开始了对王天培的排挤,甚至将徐州战败的罪名全部都扣到了他的头上。

  1927年,蒋介石在内外交困的情况下无奈宣布下野,但是却在暗中处决了被他扣押在南京的王天培。

  1950年6月18日凌晨,台北松山机场旁的马场町刑场,一个年过六旬的老人只说了一句:“向我的头部开枪!”就转过身去,再不言语。

  陈仪曾是蒋介石的同窗好友。后解放战争时期,策动汤恩伯反蒋,事败后被免去职务。

  在1948年11月,当浙江省警保处准备处决100多名人和革命人士时,陈仪不仅拒绝了,还下令放人。

  这一行为无疑触怒了蒋介石,当陈仪在1949年,有意学习傅作义起义倾向革命时,却被蒋介石得知,并迅速下令逮捕。

  汤早年受过陈之资助东渡日本留学和提携,曾跪拜称陈为“恩师”,誓言“生死与共”。真是欺师灭祖!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