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2-22 06:53:43 来源:自动穿提手机械
中新网合肥12月24日电(记者吴兰)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尼克(Nikolaos Freris)教授课题组及其合作者魏熹副研究员在软体机器人领域取得了崭新的研究成果,他们开发了一种新型螺旋软体机器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这款机器人如同章鱼的触手或象鼻,可以有效的进行360度的自由弯曲和扭转,有效契合多样的抓取需求。
这款新型螺旋机器人不仅仅可以轻松抓住5毫米粗的数据线公斤哑铃。这种巨大力量与灵活性的结合,使得螺旋软体机器人在智能化装备和自动化生产领域,展示出极具吸引力的应用价值。科研团队负责人尼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现有的软体机器人在灵巧性和协作交互等性能方面依然与自然界生物有很大的差距,而此次的突破,无疑会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从自然界的启示中汲取灵感,研究团队通过观察多种生物的柔性肢体,包括象鼻、章鱼触手、海马和变色龙尾巴,构建了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对数螺旋线结构的新型设计。这一设计不仅为科技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还为今后多维度、多材质的软体机器人扩展应用铺平了道路。
团队成员王展翅介绍,微型螺旋机器人总长度仅为10毫米,尖端直径达到0.14毫米,可无损地抓住活动的蚂蚁;而大型螺旋机器人长度可达1米,足以在1秒内抓取桌面上特定位置的耳机。这些性能的提升,无疑为多场景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尤其在医学手术、物流搬运和家居智能化等领域。
魏熹进一步指出,这款新型螺旋机器人具备普适性和可扩展性,在多个不同的应用场景中,其运动的灵巧度、精细度及速度都展现出了显著优势。针对复杂的抓取任务、提升人机交互的有效性,以及推动低空经济的发展,此技术无疑提供了强大的技术上的支持与创新解决方案。
在社会层面,这类新型机器人也引起了人们对未来工作与生活的广泛关注。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慢慢的变多的机器人将超越传统机械手臂的局限性,融入我们的生活,承担更多复杂而危险的任务。与此同时,我们也一定要保持理性,认真审视这一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可能带来的社会和伦理挑战。
总的来说,这项研究成果不仅在理论上丰富了机器人学领域的学术研究,更在技术上为实际应用开辟了新天地。科学技术的进步往往是人类迈向未来的一大步,希望未来在螺旋机器人技术的推动下,能够开创出更为智能化、自动化的时代,塑造我们正常的生活的新形态。
随着简易AI和机器人技术的融合,越多的新产品会让我们的创业和日常生活变得更轻松。如果你是一个自媒体创业者,或者想要在AI领域追求新机遇,不妨借助专业的AI工具,例如简单AI,来提升内容创作的效率与质量,开启你的科技之旅。